“黑茶一何美?羌马一何殊?”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《茶马》,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。日前,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世界黑茶之乡——湖南益阳安化县的千襾(下同)茶及茯砖茶制作技艺,位列其中。作为中国特有的茶类——黑茶,几经沉浮,终於走出湮没於历史云烟的茶马古道,再度散发出馥郁浓香。
安化黑茶,其色如铁,汤如琥珀,芳香异常;入口,先涩、後甘、再醇。细啜,既有“采菊东篱下”的闲适,也有“行看流水坐看云”的洒脱。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,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热闹,都可自这一杯水意盎然里品出百味人生
黑茶是中国特有的一大茶类,湖南占据了其中60%以上的产量。而湖南的黑茶,绝大部分产自益阳安化。
安化出茶,历史悠久,在中国茶文化史上,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。安化古称梅山,位於湖南中部,境内峰峦迭起,云雾弥漫,溪流纵横,资江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全境。宋神宗熙宁五年建县时就有“惟茶甲於诸州县,山崖水畔,不种自生”的记载。
安化在明代前期,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,改蒸青(水煮)为杀青(锅炒),除掉青叶气,制成滋味更醇和、带有独特松烟香的黑茶,深受西北少数民族的欢迎。
湖南黑茶专家周奎介绍说,当时旺盛的“边销”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“茶马司”,益阳遂成为“茶马互市”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。自此,“湘黑茶”由马帮携带,从湖南入四川,源源不断地沿茶马古道运往天山南北、宁青蒙藏,进而远销尼泊尔、印度和中亚、远东,乃至欧洲。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地飘香,恰也见证了中国数百年的茶马治边政策。